English

开展二十世纪的中国乡村史研究

2000-12-01 来源:光明日报 王先明 我有话说

中国乡村的结构性变革始于20世纪初年,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乡村社会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中乡村占居绝对的多数,而且因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即使对于整个近现代史而言,近代化或城市化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20世纪中国历史变革的走向、规律及其独具的特征,如果不从乡村社会研究入手,就很难真正获得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认知价值的认识。因此,“20世纪的中国乡村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尤其是农村变革、发展道路的重大课题。

20世纪的中国乡村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诸如乡村的区位结构(包括人口、地理的自然分布及其在社会生活、政治、文化中的地位等);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体系的历史性变动(包括乡村职业结构、家庭、家族亲属和拟亲关系结构、阶级、阶层社会结构诸方面的变动);乡村社会组织与权力结构的变动(尤其是国家与社会在乡村权力关系方面的变动以及各种传统乡土组织、近代社团组织的活动状况等);乡村社会控制与文化网络的演变(包括乡村教化、乡民信仰、乡村宗教、乡土意识、社戏、庙会、社火等群体性活动的文化内涵);主要以揭示农家基本的经营模式、耕作方式、乡村借贷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交往为主的乡村社会生活模式;乡村与城镇、市镇的互动关系及其在各级市场体系中的地位;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交通、通讯、文化教育事业对于乡村社会形成的多方面影响以及对于乡村社会在区位结构和经济、文化结构中地位的影响;20世纪初的乡村危机和社会失序(包括农民贫困化、农民离村及社会流动,匪、赌、烟毒等社会问题和乡村权力痞化等);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于乡村社会的认识及其在乡村力量的发展、农会的兴起与农民运动等;乡村社会的区域性特征与差异;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共性特征与基本模式等等。而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特征的揭示,力求探明制约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因素和概括出乡村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与基本模式,这是研究20世纪中国乡村史的意义所在。

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区域社会方面,如近代华北农村研究、近代江南乡村研究等。而中国乡村的区域差别甚大,发展极不平衡,如何透过差异把握其共性特征,在充分吸收已有的乡村区域史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有助于阐明近现代中国乡村史发展的规律性研究成果,是20世纪中国乡村史研究的主要追求。

以社区结构的视角来看,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和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农业是乡村产业的主体,乡村主要是农业居民的聚居地,但乡村又不仅仅是农业。作为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根基的乡村社会,是包含了士、农、工、商各业和各阶层的集合体,也是聚集了经济、文化、政治、风情、习俗等民族性、区域性极强的各种规范的生活共同体。因而,对于乡村史的研究必须采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

近现代以来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根源于其经济基础不同和当代社会史注重“日常生活”与“下层民众”研究视角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验证了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科学意义和有效价值。此外,作为社会史领域的乡村史而言,当代社会史研究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学的理论、范畴、方法,特别是当代社会结构理论、社区方法、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社会分化界线的理论与方法,都应该在与传统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整合中,构成20世纪中国乡村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化,20世纪的中国乡村史研究必将构成史学研究的一个富有发展前景的新领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